我的香港情怀

香港的毕业典礼回来已经三个星期了,不是没有什么可记的,真的只是因为工作太忙了,所有自己想折腾的东西都在很缓慢地进行着。

这个周末在香港读研的 Hello kitty 姐到华南理工大学参加一个关于国际政策与和平的研讨会,于是我们俩相隔半个多月后又见面了,上次在 HKBU 匆忙一别,这个周末终于可以好好地聊聊了。听她说她们班的同学有多 Colorful, 有律师,有老师,还有一个近退休公务员。听她说香港的生活压力有多大,揾钱有几难,现在她租的一个两房一室里的普通单间就要 4000 HKD 一个月,而在 HK 毕业生的普通工资水平只有 2.5W  HKD。(注,Hello kitty 姐还说这个数字理想化了,事实住得还要贵一点,工资还要再低一点)其实一直都知道HK的生活压力比大陆还大,但依然向往去那深造,依然非常喜欢那个城市,这些喜欢都来自我的香港的情怀

对香港的情怀是从港剧开始的,从我会看电视开始就和TVB和本港台扯上了,就算现在我也常常追看当下收视点高的港剧。对港人最初的认识都来自港剧,而港剧所传播的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我,那些好的不太正常港人,那些永远非常公正和英勇的警察,那些乐观和亲和小市民,都深深地存在我的脑海里。当然,说到香港电视台,除了港剧,它们的公益广告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华仔那句“今时今日甘噶服务态度系不得咯”,下雨天足球少年在足球场上躺着讲的那句“希望在明天”,时兴隆零食广告背景音乐,还有登山提醒你要带指南针、地图、通讯工具等,还有火足时的逃生注意事项……一个地区电视台看了十多年,影响不可谓不深。

第一次到HK是初二,那一年的新年是全家人在 HK 过的,包括我的奶奶,住在维港的酒店,好贵,但从那儿望出去的夜景真的很好,年初二晚在酒店的落地窗还能看到烟花汇演。之后陆陆续续地去了很多次,每次似乎都有不同的事,直到大二,有一个暑假呆在了HKBU学习,那段时间可能是我对HK认识最深刻的一次了。这些历史都有点久远了,趁还有记忆,要说说的是两周前的HK毕业之礼

到 HK 那天见的是爸爸的朋友白先生,一个非常宽容和智慧的老头,他就是那种有哲学根基的人,和他聊东西总会考虑到一定的深度并将话题延伸开来,虽然很喜欢和白先生聊天,但我却常常很安静,只是不想给别人知道我想问题都想得很深了,一切的东西都是可以深的,深了就只是形而上学的问题了。我们的聚餐又是在元朗的大荣华,而这次幸运地遇到了食神韬韬哥,也是大荣华的创始人,韬韬还是白先生的邻居,关系非常好,白先生在我家坐客时就常常会说一些韬韬哥教他的厨技,凑着这个关系,全家人和韬韬合照了一张。我这个内心深处想做个厨子的人,看到高手级人物自然很是崇拜的,虽然我从小也想做个美食家,但看到韬韬的身型,还是想想算了,吃货型的美食家会很悲剧的。

下午陪老妈买了点东西后就去喝丝袜奶茶了!我不爱喝奶茶的人,唯独喜爱港式奶茶,那种真正用红茶和淡奶冲了再拉出来那种,不用放糖就非常好喝了。喝不惯的人也许会嫌它苦,因为其用茶都会很浓,所以港式奶茶不要空腹喝的好,否则胃可能会不适。

晚上去了尖沙咀的 SOGO 百货,之前就在微博上看到同学们都在转发它半年的特价活动,于是人潮涌动,而带着爸爸我们是无法购物的。他什么都说贵,爸爸的衣服全是母亲大人买的,他完全不懂现在衣服的价格了,穿着一件 400 RMB 的衣服,拿着一件 300 HKD 的衣服说贵,都遭到我和母亲大人的鄙视。我们的结论是以后逛街一定不要带上父亲大人。这次我们住在旺角,回去的时候经过了朗豪坊,离圣诞还有一个多月,居然灯饰全都准备好了,非常地漂亮,可惜出门没带相机,只好用眼睛好好地看。

buer

在HK,完成了两件事让我非常高兴,一是在珊姐的努力下,我的IPAD保修成功,重新换了一部新机。二是我买到了我上一篇文章说的书——冯唐的《不二》,64 HKD。至于《金瓶梅》真的只是想想,这事不好办,加上香港买书真不便宜。《不二》已经快看了一半了,只是有少许失望,没有因此觉得冯唐真的那么有才,也许书里的一些寻味性的东西我并没有读懂,当然我写黄色文字的能力也没有因此而提高,只能说是猎奇了一番。

最后说三件有趣的事,珊姐和我聊天时说现在太多大陆游客到 HK 扫货,有些日用品在香港常常罄销,如益力多,维他奶和纸巾,这些都影响了港人正常的生活,于是有了“蝗虫之歌”。在网上,我看到评论大都是一边倒的,说中国人素质差或是说什么都爱抢。素质什么的我就不说了,但从这事推出国人爱抢这一结论是挺不厚道的,在我看来这或多或少都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过关的时候看着那些用车子拖拉着大堆货物过关的人,如果真的只是简单地认为别人运着七八箱的洗发露纯粹是囤着自己慢慢用的话,那真是高估自己的智慧了,以为别人是傻叉。在广东,每个城市都会有一些港货店,店里的货物都是这样从 HK 带过去的,拖着那么多货物排队出境,排队入境,排队坐车,可一点都不funny,一点都不轻松。你有生活压力,别人也有生活压力,当全家都靠卖港货赚差价生活时,扫货行为也就能被理解了。这事根本与道德无关,只是每个人判断一件事的正确与否都是根据自己利益的得失,而世界上是没有东西是ALL WIN的,也不可能没有人的利益与自己冲突的。在这事上,政府不会有所作为,商家也不会轻易地扩张,市民被影响后可能会有反抗的声音,但当情况满足他们想的那样时,也许在某些方面他们又要有所损失了。要相信市场那只无形的手,所以let it be, that it is.

(PS:Hellokitty姐看了此文和我说这问题,她现在在香港生活,对这现象还是很愤闷,很不爽那些水客,是不会同情他们的。其实我并没有偏袒任何的一方,HK新界北区被水客影响的港人我是同情的,但辛苦糊口的水客我也是同情的,我只是尽量客观和理性地思考。一是因为自己利益受损而批评水客的道德问题,那些希望他们不要来扫货,回去继续苦逼也不能影响自己;二是通过自己的抗议让政府做事,通过自己努力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伤害。两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差太多了,一种是要求别人不追求的利益来保护自己,一种是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中尽可能地自己保护自己的利益。说实话,这两种思维模式反映的就是道德上的差别,细想一下你会知道你是个怎么样的和喜欢怎样的人。)

第二件事:我们回来时过的是罗湖关,人非常地多,非常挤,就在我和爸爸后面有一男一女打架了,真是近在咫尺地目睹事件发生。起因很简单,站在那男人后面的女人说那个男的别挤,而且语气不怎么好,男的不服气,就顶了两句,但女的怨念着说他大男人挤什么挤。男人的老婆也帮他说了两说,那个女的就更不爽了,就在那女的挤走到前一点时,后面的那男人伸手往那女的脸上响亮地打了一下,我一回头,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幕,估计很多人都看到了,然后在那女的开始回手嚷嚷的时候,另一男士冲上来打了那个男的一拳,场面迅速混乱,马上叫老弟保护好母亲大人,大家退成个小圈子,然后都说别打别打,有人帮忙扯架,而我那小小的手也帮拉了一下,当时无比害怕伤及无辜或演变成群架。庆幸的是,打架的男士也是有考虑到别人的,打了一下,泄气了也就被扯开了,没有继续纠缠下去。

事后,我们只得出个结论,下次不走罗湖关,走深圳湾或皇岗,人相对少些。而家人讨论这事时都没说谁对谁错(当然我觉得说什么那个男的都不应该动手打女人,完全没有骑士精神,也许他称不上错,但这样的人真心不喜欢),只是一致怪罪于关口人手不够,人流那么大,却那个挤法,当时连执法人员或维序人员都没有。如果真不允许那么多人过关的话,直接来个限额,何必让国人挤成那样呢,而那种挤法估计还是常见的,我和爸妈说只要不改善,每天估计至少会有一两次口角。这样的问题是很客观的,笼子大了,自然什么鸟都有,毕竟有时人挤得烦了总有人会说两句的,谁会想演变成打架的呢?制度可以避免的东西,却不见改善。当然差别是香港居民的通道从来都是非常通畅的,如果只是相对好一点,那也没什么好说的,但来往次数多了的人都知道,香港人过关从来都是轻松容易的,而国人过关没有不挤不排队的,都成了截然的差距了,相当让人无语,不明白就没有人会为自己人争取点利益么,看到旁边待遇那么好,难道就不会想国人的待遇也可以好点的么?

最后一件事是 Hello kitty 姐和我讲的,她们学校是受华南理工大学邀请来做研讨交流的,班里的学生是自愿报名参加的,有大陆在港读研的,也有香港本地的,但总体来说是大陆的多。等到了华南理工大后,发现了主办方一个神奇的分配,就是香港居民的学生被分配到了五星级的酒店,而大陆的学生则分配在如家快捷酒店,而其中一个有份发言的学生则入住学校内置的官方酒店,这个等级待遇相当让人汗颜。当然,更讽刺的在后面,主办方这次研究会的主题里还有几个大字“促进社会公平与融洽”!Hellokitty姐对此对华工是非常差评,同班同学参加讲公平与融洽的研讨会,却因户口的差别有不同的待遇。官僚上或商业上这么做或许别人还能理解,但做为知识分子的学术交流这么搞,真是想把中国的家丑远扬啊,香港同学其实也不会因为要和同班同学住快捷酒店而否认研讨会的作用和否认国内的生活水平,香港同学更不会因此而感谢华工这么做。 (有待认证,后面 Hellokitty 姐又说住房是自己学校分配的,但不管是谁分配的,这样的分配去参加“公平与融洽”的研讨会都显得相当讽刺!)

还有一点听了也比较汗,她告诉我说会议上有世界各地的人,很多华侨,但发表演讲时都是用英文的,唯独官方发言是用中文的,还搞了个同声传译,一是为了把别人的发言翻译给官方的人听,二来是为了把官方发言的东西翻译成英文给大家听。同声传译几乎是专用工具,突然对国内的学术汗了点,如果达到会议国际水平,或是自身有国际水平,必然查阅过很多国外学术论文,怎么可能连英文演讲的能力都没呢。于是就很感慨在中国的学术就真的只是中国的。

好了,下篇会写我的毕业典礼。

加入对话

32条评论

  1. 你这一篇少说也抵得过三篇。看你的日志真是得鼓起一番勇气,端出一杯热茶才能完成。扫货那件事我觉得你分析的很好,其实两边都没错,看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当然也不同。下篇多来点照片啊,看完纯文字的长文还真不容易。

  2. 啊,都看完了!话说蝗虫那个我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客观点看大家都有问题,互相谦让协商总有好办法。不过哪里都是一样,总有生事的人。
    期待更多趣事!

      1. 文章长的还是好!等你写完了有种超脱的自豪感~似乎所有该说的,该写的都齐唰唰弄出来~太Happy了~

        南方人?你就是传说中的南方人,其实我是那个你日志里所说的“塔尔寺”的地方的人~~哈哈~

留下评论

回复 互联网博士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